3月2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指导、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现场活动在东莞市大朗镇黄草朗小学举行。活动涵盖科创智造、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等三大类项目,经层层选拔后全市共有356支队伍进入现场赛,参赛队伍经过现场角逐,共产生一等奖43个、二等奖78个、三等奖118个。与往年相比,本次活动更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现场实战能力,充分展现了东莞学子在信息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风采。

科创智造
创意无限
科创智造类项目包括创意智造、智能博物和优创未来三个子项目,其中创意智造项目最受关注,也是参赛队伍最多的项目,共有110支队伍。选手们利用三维设计软件、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设计并制作出功能新颖的智能作品。比赛现场出题,从构思到答辩,选手们在8小时的紧张赛程中体现了极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智能机器人
点燃智慧火花
智能机器人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和飞行机器人轮番登场。选手们根据现场发布的任务,综合运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快速编写程序并调试机器人,完成物品分类、搬运、码垛等复杂任务。

FLL科创专项项目(FLL少儿探索和FLL青少年机器人挑战)也成为亮点,学生们通过积木搭建、编程和团队合作,探索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展现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AI元宇宙数字孪生挑战专项中选手们运用编程技术操控虚拟机器人完成一系列虚拟任务,并同时映射到实体机器人上完成现实任务。实现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交互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字化和虚拟化技术。

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
彰显东莞创新力
“非常开心,我在比赛中学到了很多,会继续努力。”经过小组赛、半决赛、决赛的激烈角逐,东莞中学初一学生蔡承熙和队友获得人工智能现场协助挑战赛一等奖。比赛时,不同功能的竞技机器人在赛场上各司其职,选手们远程遥控下攻击敌方机器人和基地,比赛结束时,基地剩余血量高的一方获得比赛胜利,极具观赏性和技术性。“未来,我希望学习更多的人工智能知识,坚持发明创造,让生活更智能、更美好。”蔡承熙说。


东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25届,累计培育数千名科创新星。本届活动通过减少现成作品评选、强化现场任务挑战,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理念落地。活动负责人表示,今年大赛的主题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比赛中,人工智能助力同学们打破传统思维,创造出更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作品,践行人机共智的美好愿景。